1.慎作归纳综合性的结论2.最笨的方法不会遗漏质料
1.要有悟性与影象力
多做详细问题少讲抽象问题
2.以正史为基础由旧史料推陈出新“不要愁着没有好的新史料可以使用”。
今天我们就来盘货一下严耕望先生教授了哪些 历史学习研究的必备履历? 建议 认真学习!
2. 步骤:阅读基本文籍发现质料的冲突或勾联念书不必赶急。
0 1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3.着眼点:重新到尾读正史在求对一时代的全盘认识找质料在其次。
2.博通:(1)史学自己的博通(2)种种社会科学的旁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包罗前代与子女尤偏重前代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做“面”的研究不要作伶仃“点”的研究;建设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1.于内:内在兴趣、事情偏向要坚定信心不要喜新厌旧
3. 事情须锲而不舍深入缜密。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质料
1.学问要有根看书要彻底
2.戒浮躁:所以一个做学问的人也要随时反省自己为学为人是否轻浮急躁。
如犯此病就当尽力戒除!
1.尤重精、通
(五)看人人所能看获得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写作是最精致的阅读最严密的思考也是问题研究历程中最严肃的最后阶段非写成作文不能视为研究总结。至于揭晓不揭晓就治学自己而言并不是写作的最大作用!
(五)开阔胸襟:容纳众说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很是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履历谈》。
(六)其他几点意见4.注意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问题搜集证据在脑海中要时时记着纵的时间和横的空间即年月与地理区域”。
02
几条详细纪律
(一)只管少说否认话
2.“无记载绝不即是无其事自己未见到更不即是无其事”
研究中国史不须要从中文入手。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二)一心力、惜时光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靠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注意关于该问题的所有史料不行抽样取证。
对外要开阔胸襟迎接万千。对内则当戒除执著省得陷于拘泥不化。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0 3
论题选择
(一)详细问题与抽象问题
(四)坚定力、戒浮躁
(二)问题的实用性
1.问题选择:“从事文史学科的研究本不应谈实用问题。不外倘使你想你的事情对于此外研究者有较大用处甚至对于一般人也有用换言之希望有较大的影响力那就不能不思量实用问题。论著自己成就崎岖是一回事对于别人是否有用又是一回事这两方面往往不能兼顾但也可以兼顾关键是在问题方面的选择。”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www.preciselymine.com